2)第二十九章:还喊太傅大人呢?_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过浅薄。”

  “一直认为你趋炎附势不说,能力也平平无奇,未将你发掘出来。”

  “不然有你在,我大魏现在的国力,至少上涨数成。”

  他自责的原因,是人才在身边。

  自己居然没有挖掘到。

  而这般评价,也超乎了宋公文想象。

  但很快,他回过神来,想了一下,继续道:“其实,下官也感谢这些年的经历,若没有这些,我也写不出来这份安国策,所以太傅大人,您也不必自责。”

  宋公文说的是真话,没有多年混迹官场,以及任大理寺少卿以来,接触那些百姓的经历。

  想要写出这些,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张正明想了想,当即点头认同。

  旋即,带着笑意,不由道:“以后,你就不用叫我太傅了。”

  “啊?”宋公文一愣,完全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你考进士那年,我是主考官吧?”

  “所以,按理说,你可以称我老师。”张正明抚了抚胡须道。

  “太傅大人...”宋公文有些懵了,身体都在颤抖。

  “还叫太傅大人呢?”

  “老...老师!”

  宋公文眼眶有些湿润了,就像一个误入歧途多年的学生,终于被老师认可了...

  “嗯!”张正明也很欣慰,先不论其他,就宋公文在《大魏安国策》中所显露的才华,就值得称自己为老师,甚至,他自认为还占了一点便宜。

  而后,二人开始促膝长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又谈到国家治理。

  张正明很高兴,是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和别人聊的如此尽心了。

  宋公文很高兴,是因为他也是第一次如此靠近敬仰的老师。

  直至卯时三刻到来。

  张正明才突然开口道:“公文啊,你找我,应该不只是为了看这本安国策吧?”

  “对...对!”后者也才想起此行的真正目的,当即全部说来出来。

  “所以,你是想要我的支持,干出一番大事业?”

  “学生就是这样想的。”

  宋公文道:“如今我大魏看似一片欣欣向荣,实则烈火烹油,隐藏着许多危机,学生既然蒙陛下提携,到了这个位置,就必须将这些祸端一一拔除,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

  “所以,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若有您一臂之力,定然能切除朝廷顽疾!”

  闻言,张正明点了点头道:“其实,朝廷的弊端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呢?”

  “可惜,我现在已经老了,就算想要做点什么,也有心无力。”

  “本来我以为,会带着遗憾离开,还好,看到你来了。”

  “放心,就算拼着这把老骨头,我也会支持你!”

  说完这些,他再一次看向宋公文。

  宋公文眼睛有些酸了,当即拱手道:“学生,多谢老师!”

  “你不必谢。”张正明罢了罢手,道:“其实,我如此做,也是为了大魏王朝,为了陛下,你可知,我今日面见陛下,是想劝谏陛下收回你就任内阁次辅的成名,但陛下说什么都不肯。”

  “而且,我原本今日是不愿意见你的,但今早陛下告诉我,说你有才华,要多接触接触。”

  “身为臣子,陛下开口,自然不能拒绝,还好,也是陛下这句话,让我发现了你。”

  我今日能得见老师,是因为陛下开口替我说话了?

  陛下明明已经承受了言官那么多压力。

  连身为首辅的老师都开口了。

  而且也是陛下,力排众议,让我坐稳内阁次辅之位...

  宋公文低着头,一股浓浓的感动之情,当即油然而生。

  眼中的泪水,终于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好了好了,你也几十岁的人了,哭什么哭。”张正明说道:“本来,我以为陛下提拔你,是任人唯亲,却没想到,陛下这是慧眼识珠,寻到了你这等人才。”

  “那是陛下英明神武!”宋公文收拾了下心绪道,在他心里,魏云弈就是真正的绝世明君。

  只不过,张正明闻言却叹了口气,转头看着身后地图上所在的北境燕地。

  “陛下有时确实英明神武,只可惜,做错了放燕王就藩的决定。”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