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3章 伺机而动_寡人有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织田信长,王直依旧支持。

  所谓支持便是全力与东瀛做生意,使得东瀛的金银如同流水一般流向大明。而铁锭这等东瀛需要的东西,也一船船的运过来。

  其中的好处,朱载坖早就讲给王直听过。大明得到金银,便可让天下交易活跃,刺激更多的人开办工坊。而东瀛只能制造兵器,而且大多是冷兵器。

  织田信长虽然也比较看重火铳,但是日本的火铳威力并不够大,还没有能到完全替代冷兵器的地步。而大明则不同,在朱载坖的主导之下,火铳已经可以定装弹药并且燧发。射速极大的提升,射程也更远,这便决定了火铳的实战能力大大提高。

  王直将织田信长一统东瀛的消息传回京城,朱载坖看到之后,便要着手安排军事上的准备。

  首先一步,便是将许远、方大伟、李轩三人调往辽东。这三个家伙,虽然远赴西北,却没捞着多少仗打。朱载坖亲手带出来的人,自然要照顾一下。

  这次调他们三人到辽东,便是以编练新兵的名义,让这三人在辽东各自训练两万人的兵马。这是朱载坖给他们的机会,如果谁心中对于编练新兵有所懈怠,那么后面的仗也就不用打了。

  如今大明与以往不同,军户制度已经取消,并且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兵丁新旧交替。所以朱载坖的这一道命令也并不突兀,最多大家觉得陛下是对自己带出来的将领更关心一点。

  朱载坖还将国防部的两位正副部长找了来,这便是俞大猷与杨博。俞大猷为正部长,杨博为副部长。虽然有了国防部,但总参并没取消。而是成了国防部下面,可直接向皇帝陛下负责的一个机构。

  不论什么时候,朱载坖都会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身为皇帝军权旁落便是乱源,必定会出现不可测之祸。

  年底之前,朱载坖便打算出宫看看。

  此时的大明已经焕发出从所未有的活力,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而大明最重要的产业,都攥在朱载坖的手中。一个是西山的工业群,一个便是辽东的造船厂。

  朱载坖心中知道朝鲜战事将起,便派人将朝鲜境内的另一间造船厂迁至海参城。免得将来大战一起,这间船厂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至于建州女真与朝鲜之间的冲突,朱载坖是不打算调停的。他们之间的互相消耗,对于大明来说十分有利。无论是谁占了上风,大明最后出面都有话说。

  而且此时的大明边境,并不是那么的平静。

  西北之地已无对手,失必尔汗国派使者前来,已经领了大明的封赏。算起来失必儿在名义上已经算是大明的领土,远达乌拉尔山。而且有杨洪义与吴云生两人镇守西北,朱载坖是非常放心的。

  但是西南边垂却有不小的隐患,洞乌国的莽应龙野心勃勃,如今除了安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