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有难 卧龙出声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不如加封孙权为大司马。」

  当杨洪的建议说出来后,在场众臣的脸上浮现同意的神色并不多。

  这是因为大司马的官职,过于高了。

  在先秦之时,就有大司马这一武官的称呼。

  如黄帝时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齐国大司马田穰苴。

  从这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大司马便是等级非常高的武官称呼。

  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大司马。

  汉承秦制,西汉早期在中央朝廷以太尉执掌大司马的职务

  。

  后孝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罢太尉,元狩四年始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但那时的大司马只是加官,并无具体的印绶俸禄。

  孝昭帝时,霍光用「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名义当政,形成「政事一决大将军光」的局面。

  孝成帝即位后,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

  自那时候起,凡是加官大司马的大臣,都自然拥有辅政之权,甚至有时在权力上与天子并无二般。

  东汉建立后,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光武帝刘秀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

  很明显,这时候大司马已经不是加官称号,而是一个位次,权力都在大将军之上的具体官职。

  后来刘秀感觉到大司马的权柄过重,甚至可以威胁到天子的权力,所以在吴汉死后,刘秀将大司马改为太尉。

  到东汉末年时,三公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位在三公、太傅、大将军之上。

  如果说大将军是人臣巅峰的话,那么大司马的尊贵与职权甚至已经超脱人臣的范畴,可以与天子相比拟了。

  如前任大司马刘虞。

  当初刘虞在担任大司马后,袁绍甚至有想过拥立刘虞为新天子,可见大司马在汉朝臣民心中的地位。

  现今的天子刘备,在称汉中王时亦称大司马,由此可见大司马的地位等同王爵。

  大司马与大将军相比,除了地位上有所差别外,权力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大将军是身为人臣武官之巅峰不错,但他的军权大多是掌握着中央的军队。

  若是大将军出镇一方时,那么大将军的统兵职权,还需要天子的具体任命。

  例如东汉大将军窦宪,例如今汉大将军关羽,刘备特意在诏书中言明他持节都督东方诸军事。

  但是大司马不同,一旦有人臣成为大司马,那么名义上全国范围内的兵权都是他可以调动的。

  什么开府治事,什么持节,对大司马来说,都是次要的权力。

  两汉以来担任过大司马的人,卫霍暂且不说,霍光与王莽二人担任大司马时,那是可以直接废立天子的!

  其实杨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