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保证此事的机密,二则若糜旸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那么就更加无须召集群臣了。

  这是诸葛亮对糜旸的看重。

  正因为知道诸葛亮对自己十分看重,所以糜旸才会在深夜还在苦思冥想,想着为诸葛亮献上一条好的建议。

  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曾就此事询问过马谡的看法,马谡的回答也被后世许多人引为最佳平叛南中的办法。

  若是在刚刚穿越那会,糜旸可能也就照抄马谡的回答了。

  只是随着历经了许多战事,糜旸才深切的感受到为何刘备会对马谡作出“言过其实”的评价。

  历史上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并算不上错。

  但是太空泛了。

  攻心为上这四个字,哪位读过兵书的将领不知道,更何况诸葛亮。

  攻心为上就是万金油,别说适用于平叛南中了,就是将来北伐时,也可以当做汉军的战略来施用。

  甚至用在内政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但是战争哪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万金油的战略大家都懂,而要想打赢一场战争,真正需要的是具体如何做到“攻心为上”的相应战术。

  糜旸现在苦恼的正是这一点。

  不过虽然苦恼,但好在糜旸是穿越者。

  他相比于当世人最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他知道历史上南中之战的过程。

  因为有着这层优势,糜旸的脑中渐渐有了些思路。

  有了些思路的糜旸马上来到书案上坐下,然后拿起毛笔摊开一份空白的帛书在上面开始书写起来。

  糜旸写的第一句话是:“破一难,破众易。”

  这句话是糜旸心中所认为的,将来平叛南中时的最佳战术。

  而糜旸之所以会向诸葛亮建议这个战术,乃是南中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弱点,那便是他们实际上并不团结。

  既然敌人有着这样的一个弱点,那么己方不想着去利用,那也太过可惜了。

  在写完这句纲领性的话之后,糜旸便在帛书中写了一些他认为如何能做到这一点的具体办法。

  因为不在战场没有清晰的情报支撑,糜旸并不知道他的这些办法在将来能起到多大的效用。

  只不过如果他的办法能给诸葛亮一些启发,那糜旸也觉得是值得的。

  反正糜旸也知道纵使没有自己,区区南中的动乱,还真的不足以让诸葛亮感到无可奈何。

  在写完相应的办法之后,糜旸又在帛书末尾加上了一句话。

  “益州兵力薄弱,若明公南征之时有兵力不足之忧,臣可调派部分梁州精兵协助明公破敌。”

  在写完这句话后,糜旸长舒一口气。

  临了他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帛书中的内容。

  在自觉没有其他方面的疏漏之后,糜旸喊来了丁封。

  丁封作为糜旸的门下督,他一直手持长戟守卫在糜旸的大帐外。

  在糜旸的呼喊之下,丁封立马就从大帐外小跑进来。

  丁封在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