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助地势攻城,

  这是明明白白的教导。

  他本可以不用如此。

  面对糜旸的致谢,于禁用意味不明的语气问道,

  “吾本性如何,主簿知晓。”

  “足下就不惧吾今日教你,乃是别有所图吗?”

  糜旸微微一笑答道,

  “论迹不论心,文则公今日教愚是事实,其余愚不会纠结太多。”

  糜旸的态度十分真诚,于禁闻言后,不再言语,他眼眸低垂,心中貌似有些触动。

  随后他主动侧开身子,避开了糜旸的致谢之举,

  “老夫是降将,名声已经臭不可闻,当不得你这一谢。”

  于禁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颇为低沉。

  对于于禁此举,糜旸也不阻拦,他只做好他该做的就好。

  糜旸再问于禁道,

  “文则公,按你今日所说,吕蒙来日只能强攻公安,那愚身上的压力,是不是就会减轻很多?”

  于禁听后摇头道,他回想起了他一生中所经历的那些大小战役,语气沉重地回答道,

  “攻城之战,最是惨烈。”

  “若当吕蒙知道一切取巧之法都不得行之后,那他将会不顾一切强攻,

  十万大军,四面围城,

  人若虫蚁一般附城而上,

  到那时,

  一切就看主簿的手段了。”

  于禁的脸上满是沉重之色,看的糜旸心中一紧,他问于禁道,

  “文则公,可还有计略,可助我?”

  于禁想了想答道,

  “吕蒙远来,虽其粮草充足,然西军救援将至,其势不能久。

  校尉若以步骑出屯于外,主簿将余众闭守于内。

  吕蒙向校尉,主簿引兵而攻其背;

  若但攻城,则校尉救于外,引为臂助。

  不过三月,西军援至,击之,可破也。”

  于禁的献计令糜旸沉思良久,

  于禁复又言道,

  “纵使不以外援为犄角之势,因外援在外游离,吕蒙顾忌,将不能尽全力。”

  “况城中人见外有汉之旗帜,士气将不致断绝。”

  于禁的两个计策都是建议糜旸分兵,初听之下于禁这两个计策有可取之处,但最后糜旸还是否决了。

  “城中可用之兵不过六千,公安城广,六千兵分守四门已不足,遑论再分兵外出?”

  糜旸深知于禁建议虽好,但有个致命的弊端,

  那就是如今公安城中,没有多余的机动兵力呀。

  于禁自然也知这点。

  但献策是他的事,兵力不足导致这个计策无法施展,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但令于禁没想到的是,糜旸没有因为无法分兵而沮丧,他手掌开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

  最后似乎被糜旸想到什么了,他以拳击掌,

  激动的对于禁言道,

  “既然城中兵力不足,那我何不招兵?”

  于禁一开始还以为糜旸想出什么妙策了呢,没想到竟是招兵一举,他心中暗自摇头。

  新募之兵,未经战阵,有何用处。

  于禁正要开口劝糜旸,却见糜旸这时起身在他身遭左右踱步,

  “早该想到此处的。”

  “有如此强大外援,何不召之?”

  “可是如今城内善辩之人唯我,

  又该派遣何人为使呢?”

  糜旸一会懊恼,一会沉思,他的这幅状态,令于禁不明所以。

  就在糜旸在思考谁人为使时,却见这时城内有人来报,

  来人在来到糜旸身前后,立刻下马对其一拜,

  “主簿,城内来了一人,自称是主簿好友,现正在城中等着主簿接见。”

  糜旸正在思索间被人打断,他心中颇有不悦,不耐烦地问来人道,

  “吾之好友,哪位?”

  来人回禀道,“那人自报姓名为王洪......”

  听到来城中的好友是王洪,糜旸大喜,他还不等来人汇报完,就激动地说道,

  “吾使来也。”

  在糜旸费劲心思,一点点加强公安的实力时,这时在北方的襄樊之地,

  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大战的双方,一方是威震华夏的名将关羽,一方是被魏王誉为“当世周亚夫”的名将徐晃,

  而这两人的大战,

  也即将引爆如今已经成为火药桶的襄樊大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天下大势将变!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