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离别_驭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个清脆的鞭响,在节度使府外这阔大的街道上,响的干脆直白,又“啪”的一声,不像是抽在马身上,而是抽在了莫千澜身上。

  小小娇儿,是他从地上抱起来,养在怀里,搁在心上,阿尨不在了,他就是能活一万岁,又有什么活头?

  这种分别让他焦躁起来,忍不住往前迈出一步,赵世恒的手牢牢扣在他臂膀上,不许他轻举妄动。

  马车走的远了,很快就要融入开始发青的天色里,就在此时,莫聆风忽然掀开窗帘,把自己的脑袋伸出来,尤嫌不够,连细弱的肩膀也挤了出来,上半身险伶伶地探出马车外,在颠簸中上下起伏,脸孔极力扭向莫千澜,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叫:“哥哥!”

  “一定要来接我!”

  “哥哥!”

  莫千澜忍了又忍,咬的满口是血,转身回到府内,疾步走入书房,颓然而坐。

  阿尨走了。

  莫聆风走了。

  张供奉的敕使团在宽州南城外十里处和漕队汇合,漕队押着近百辆太平车,要先到济州,往东南方向走官道,靠近洛水时,再从码头改换水道,直到京都。

  漕队运军纷立于太平车两侧,刀枪林立,令人望而生畏,负责约束运军的粮道押运官先至马车前给张供奉行礼,叙话几句,再次出发。

  漕队走在最前方,敕使团走在中间,后方跟着赶考的学子,队伍迤逦出去两里多地。

  莫聆风打开车帘,不住往后张望,片刻后回头对奶嬷嬷道:“阿婆,邬瑾在后面,还有王景蛤。”

  奶嬷嬷也掀开车帘往后看,就见后方赶考的举子有七八十人,邬瑾很好辨认,穿的灰扑扑的,面皮倒是白回来些,身姿格外挺拔,身边有人和他说话,他都笑微微应下,偶尔抬头往前方长长的队伍看上一眼。

  她扭头问莫聆风:“王景蛤是谁?”

  “王运生的儿子,嘴最大的那个。”

  奶嬷嬷并不知道王知州的儿子是哪一位,只知方才的赶考队伍里有十多个富家子弟,都骑着马,带着小厮,中间簇拥着一个少年郎,嘴巴一张一合,确实不小。

  奶嬷嬷心想:“知州也是个大官,怎么给儿子取这么个名字?”

  这一行队伍日行夜宿,过了十日,出佳县,到济州,漕队知晓宽州与济州交汇之处,匪贼甚多,本不欲在此停留,哪知刚入济州,就逢了大雨。

  雨大的出奇,黑云湿而沉,直压头顶,四处水流如柱,难以行走,困住人马,只能在济州禾山县禾山馆驿停留。

  禾山县地广,一个馆驿也修建的很大,屋子有二十四间,喂马、放粮之处一应俱全,堂守庐分,重垣四周,亦有侯人、守吏、门子,然而进去之后,却全不是这么回事。

  馆驿之中,木料、石料都用的十分粗糙,屋外大雨纷纷,屋内小雨断魂,许多地方都是蛛网密结,尘土遍布。

  侯人和守吏骤然见了大队人马,也手足无措,只能冒雨先将马和马车安置,漕队推着粮车,安置在库房中,眼看库房里地面积水,屋顶漏雨,都暗中叫苦,开始往粮车上铺第二层油布。

  “来人帮忙!”粮道押运官对着廊下躲雨的学子大声叫唤,“快!别都呆站着!”

  粮一粒都不能湿。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