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七章 说跟看,是两种形式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说跟看,是两种形式

  为了等着金闻声的热伤风彻底好,也为了给老爷子补一补身子,王耀跟徐峰请了几天的假,这几天都住在老弄堂里。

  正门说书人很多东西都是祖传的,比如醒木,折扇,手绢等常规道具都是从师辈上传下来的,通常都是醒木传最实诚有守成的徒弟,折扇或者手绢都是传给其他弟子。

  所以醒木对于评书门传承信物有一个额外的意义,说是掌门可能太夸张了,不过确实是亲传弟子才有的待遇。

  金闻声传给王耀的就是西河门祖师程鹤岚,雅号通天教主的醒木,这块一指多长的自黑色醒木,上面的花纹经过不知道多少年岁月的磨砺已经变得模糊了,而且颜色也很斑驳。

  但是夹在手指上却有一种难言的舒适感,而且声音极其清脆,让王耀爱不释手,按在桌子上一个劲儿的敲。

  “行了行了,别敲坏了。”金闻声笑呵呵的说道“这醒木是传家宝,要省着点用。”

  “自然。”王耀抿了抿嘴角,把醒木放回布袋里,开始听着金闻声讲一些说书的规矩。

  学评书跟读书写字是完全不一样两种感受,金闻声的言传身教和徐峰那种以指导为主的教育也不一样,评书因为最开始都是以地方起步,所以多是乡音较多。

  建国以来推广普通话,让评书也连带着有些改动,大部分都改成普通话了,只有少包袱还是用的方言,这点金闻声着重交代了,方言一定要用好,而且要活用。

  在北方就用津门话,因为听着比较俏皮,在南方最好用明珠话,因为听着很有特色。

  用方言的主要原因就是增强亲近感,这样能让听众舒适,所谓的会心一笑。

  但是在南方用北方的方言,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除非说的特别搞笑那种。

  不过评书不是相声,不是为了搞笑,更多的是用故事吸引人,说在发音,声腔上都有很多讲究,再系上道具的辅助,通过声音让剧情更加立体。

  金闻声就用折扇模仿出了风吹树叶还有敲门的声音等等,还利用口技模仿武器碰撞和马蹄声等等,听得王耀目瞪口呆。

  而且能很好的融入剧情,仿佛真的置身在故事情节中一般。

  听了金闻声说了一段书,王耀又低头看了看稿子,明明是同样的剧情,连台词都没有变,但是评书的艺术表现就是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这是门大学问,王耀开始认真了起来。

  本来他以为自己的理论和知识足够创作出剧本,但是真的结合金闻声刚才那种表现方式,王耀放下自己写的《武训传》确实上不得台面。

  看着王耀捧着《武训传》有些颓的表情,金闻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你还年轻,你现在看到的任何一个成熟的传统段子,剧目,定场诗,都是前任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