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七章 老照片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七章老照片

  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华夏的脊梁。

  那些为了今日华夏涅槃付出一生的先烈们,让我们这些后代子孙能够挺起腰背,敢于直面其他国家,文化,而不是低下头颅,卑躬屈膝。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那些战士的牺牲,华夏的军事和华夏人创造奇迹的精神不会被当时的列强认可,如果没有那些位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先驱者,华夏的文化可能就被隔断在列强的炮火当中,如果不是那些在艰苦条件下研发出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们,如今的龙国在国际上根本不会有任何话语权。

  但是如今大多数人享受着先烈们创造的美好环境,却对这一切没有任何感恩之心,似乎也不了解这些历史,这些先烈的真正意义。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步,一点一点累积的,不会一步到位,但是在到达目的过程中,是平稳前行还是踉跄而行,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华夏的科研能够在几十年前从一穷二白,没有他国任何技术支援和借鉴的情况下,研发出了两弹一星,但是却在近代有一些后劲不足的感觉,其中应该是有一些问题。

  杨振宁先生似乎对这件事情也有所顾虑,在王耀的追问之下,却一直没有给王耀想要的答案。

  “隔行如隔山,再说有些事情,知道了对你现在也未必有好处。”杨先生对着王耀笑道,转头看向启功先生“元白说对吧。”

  启功先生看了眼王耀,也笑了笑“我这个学生,行事乖张,但是却不是鲁莽之人,如果真的是不能说,那就不必说,要是不那么要紧,都给他说说也没什么,毕竟有些事情,我们不说,后人就很难知道,那些故事,就真的随风而去了。”

  杨先生看了看王耀,轻轻叹了口气“说的也是,有些故事,有些故人,要是我们不说,你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王耀瞳孔一缩,心血来潮,莫名的紧张起来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一般。

  “你,听过说清大四哲吗?”杨先生问道。

  王耀愣了下,摇摇头“不过我知道陈寅恪先生。”

  “哦?果然是做学问的。”杨先生笑了笑,清睿的眸子变得恍惚,语气也悠沉起来“清大四哲,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承上启下,接受西洋文化引进最重要的四位文化奠基人,文史大师陈寅恪,政理大师梅贻琦,社会心理学大师潘光旦,以及我的恩师,叶企孙。”

  王耀只觉得脑海炸了一下,同时传来系统的声音。

  ‘宿主激活任务,华夏科技复兴,新文化复兴,华夏断点修复。’

  ‘激活终极任务,复兴之路。’

  ‘系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