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三章 爆钓鱿鱼_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队从鹭岛出发,行驶了五个小时左右,到达了鱿鱼捕捞的渔场。

  前世,李多鱼也曾来过几次这个渔场,本地人把这个渔场叫做闽南渔场。

  很多闽南的船只,还有南澳岛那边的渔船都会到这个渔场进行作业。

  看着眼前那两個全是悬崖的小岛屿,李多鱼不用看地图,都知道他们在哪里。

  东山岛,兄弟屿。

  这里不单渔业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海运航线,因为中线的缘故,导致国内所有要北上的渔船、运输船都必须经过这条航线。

  然而,这条航线并不好走,原因是兄弟屿附近有非常多的暗礁,听人家说,这两兄弟岛附近至少有三十条沉船,且有很多是以前下南洋的货船。

  到了钓鱿鱼的地方后,伙头师傅老庄做起了晚饭来,大家闻着排骨汤的香味,全都忍不住咽起口水来。

  “开饭了。”

  老庄敲了敲铁盆。

  紧接着,大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搪瓷盆出来,排队去老庄那里领饭菜。

  一个个全都蹲在甲板那里吃,一个多月没吃到肉的陈亮,恨不得学狗把骨头都给咬碎。

  “草,这排骨真他妈的好吃。”

  而这时候,天差不多也暗下来,夕阳已经完全落入海中,海面瞬间黑了起来,天空则变成了湛蓝色。

  吃完晚饭后。

  船员则开始帮忙安装探照灯。

  一个个大玻璃灯,挂在了渔船的两侧,灯打开的时候,非常的刺眼,照得大家都有些睁不开眼睛。

  而就在他们打开探照灯时,漆黑的海面上,差不多同一时间也亮起了好多灯。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附近海域有这么多捕鱿船。

  探照灯打开后没多久,船的四周就聚集了不少“灯光鱼”。

  渔民一般把这些有趋光性的鱼,统称为灯光鱼。

  “他娘的,来的是巴浪。”

  看到巴浪鱼后,大家一脸的嫌弃,说起这个鱼,并不是越大越好。

  大巴浪鱼不容易晒干不说,且味道还没有小巴浪鱼来的好。

  一般都是晒成熟鱼,卖到内地去,不过新鲜的巴浪鱼香煎起来,还是挺好吃的,就是非常耗油,很多渔民都舍不得那样吃。

  像在这种渔场,李多鱼钓鱼船的探鱼器基本派不上用场,因为这个渔场的小鱼特别多。

  探鱼器一打开,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点,根本就分不清是鱿鱼、还是巴浪鱼。

  要想抓鱿鱼也很简单,那就是直接换个点继续开灯诱鱼。

  船队换了个地点后。

  再次打开了船灯。

  差不多十分钟后,又有鱼群聚集了过来,这次并不是巴浪鱼,而是一种比巴浪鱼更小的灯光鱼。

  本地人叫小姑鱼。

  是一种比巴浪鱼还要便宜的海鱼,由于比较腥臭的缘故,连晒鱼竿都没人要。

  一般被人拿来当做钓饵,或者卖给饲料厂去做鱼粉。

  李多鱼刚刚在鹭岛码头那里买的小杂鱼,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