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秦宫下四十二惊人 53ce .c om_[秦时+天九]忘机(H)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的一道亮光,目光所至之处,让人不敢与他对视。

  “韩国先后与贵国孝文王,庄襄王结两姓之好,以诚待之,以义取之,而您方才说备下厚礼相邀,为何今日朝堂之上空无一物?”张良率先对秦使发难,以秦国的傲慢,根本就不可能备下厚礼,两手空空的秦使是最好的证明,他便率先占据义字大旗。

  张良见秦使一言不发,便知道事情有转机了,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像重重的鼓槌敲在所有人心上,“秦王邀请公子入秦,是为招贤纳士——但韩非之才虽享誉六国,可天下之才,岂一士之略?您声称秦王以诚相待,却言行相悖,若今日公子跟您出使秦国,便是让秦国愧于诚,让秦王愧于义。”

  “失信韩国事小,失信六国事大,得韩非之才事小,得六国之才事大,这个责任您可敢承担?”张良直直地盯着秦国使臣,见他神色越来越慌乱,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

  额头上析出一层薄汗,秦使终于认真打量起眼前的少年,他身形纤弱,明明跪着,脊背却挺得笔直,温文尔雅的外表与他咄咄逼人的话语毫不相符,他才这般年纪,便有这样的胆识和才智,实在惊人!

  张开地表情复杂,自从姬无夜死后,张家在朝堂上的地位就水涨船高,偏偏张良他父亲资质平平。为了家族的未来,为了培养张良,张开地便安排自家孙儿当了个末等文官,随同他参加朝会,积累政治经验。

  因为官职低,且自家孙儿一向虚心好学,儒雅内秀,从未在朝会上参与过讨论,张开地没想到张良第一次进谏,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幸好刚才他没有武断地制止张良。

  张良没有起身,扭过头,又看向韩王,做出担忧之情,“王上,韩非不仅是您的公子,也是韩国重臣,忠君尽职,劳苦功高。秦国今日能要他入秦,明日便能要韩宇公子入秦,那再往后呢?人之欲无厌也,奉之弥繁,贪之愈多。今日答应此事,便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韩安又开始犹豫了,他本来还很生气一个毛头小子敢胡言乱语,听完却觉得张家这少年说得也不无道理,这次是韩非,那下次呢?唉,若不是有三十万大军压境,他也不愿意答应秦使啊!

  “父王,儿臣也以为,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韩宇被提了名字,不得不站出来发言,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张良,眼中闪过一丝可惜,子房此等人才,怎么就一心跟了老九?

  太子死后,父王虽然没有新立太子,但适龄公子只剩他和韩非,韩宇原本对韩非出使乐见其成,但张良的话不无道理,他也该为自己考虑,事关韩国的尊严与脸面,就算韩非要出使,也不能是今天。

  “王上,雪衣堡的士卒已至边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