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秦时风韵(31)三更_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桐就想起陈涉世家中的话,‘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大秦一直施行的是战时令,也只有在打战的时候,才会有这么硬的指标:运送物资或是兵器,一定是克服困难,必须完成。否则,会造成前线战场失利,影响战局,事关重大。但也并非处处都是斩!

  而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也就是胡亥当朝了。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一直没有调整这一策略。以至于到了胡亥,依旧是战时这一套!

  大秦上下因常年征战尚未恢复元气,再加上徭役本就繁重,若是法不调整,当然就显得严苛。

  正如现在,庶民百姓之家,青壮已死,有勋田可度日,然其他苛捐杂税亦有,百姓负担沉重。

  嬴政坐在火堆边,一口一口的吃着,耳朵里听着他们的争论。今儿所见,是另一个好似他从未曾见过的大秦。

  第二天再行路,他便着意留意田地。耕种者十之八|九为妇人,他们带着半大的孩子,顶着烈日于田地中耕种。

  嬴政沉默着,话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四爷与他一起坐在车辕上,亲自驾车,方便说话:“出了秦国,太子再看看就知道了!秦国百姓虽苦,但甚少有逃离者。反倒是其他诸国,逃离者众。”

  是吗?

  四爷点头:“是!”

  直到进入赵国境内,才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赵楚两国流民极多,路野遍地。

  嬴政拦了人问:“为何抛家舍业?”

  “何来家?何来业?”那人说了,便转身急匆匆又去赶路去了。看的出来,那人还非一般庶民。

  他重新上了马车,四爷才道:“勋贵人口繁衍众多,土地城池却在慢慢减少,这些因失了城池失了产业的勋贵,如何生存?”

  只能侵吞各国庶民的土地和财产,这便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失去了土地的百姓成了流民,四处流散。导致各国的国力军力迅速衰退,焉有不败的道理。

  桐桐坐在马车上,没有插话。她真切的感受到了,为何骂秦者那般多了。

  试想一下,楚国该城本是某贵族的封地,这封地可养此人后世万代。突然有一日,秦军打来了,抢走了这个城池,他们占领的好似只是一个城池。

  这个城池对楚国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这个贵族以及他的子孙后代来说,便是全部。

  读书识字都是贵族特权,大量的人口都是奴隶,依附贵族而生。当贵族失去封地,这些奴隶会感激秦军吗?

  不!本来他们为奴已经习惯了,他们生活的安定,只要乖顺,只要主人不残酷,偶尔鞭挞几下,有何了不得?比起战死,贫病交加而死,自然还是安稳的过一辈子舒服。

  而嬴政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田地!”

  田地才是问题的根本!

  秦国以大量的土地分给将士,鼓励征战。其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