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3.秦时风韵(110)二更_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和官员,想拥戴田法章为君王。虽齐国大半领土已失,但齐人只要拥立国君,便还有国。

  在这种境况之下,田法章便被拥立为王,是为齐襄王。而太史敫的女儿便为王后,史称君王后。

  之后齐国将领田单攻破燕军,收复齐国丢失领土。而后迎齐襄王回都城临淄。

  等齐襄王薨逝,他的儿子田建即位。君王后辅佐朝政,与秦国友好,交往谨慎,不参与诸国之争,使得齐国有几十年太平日子。

  但君王后死后,君王后的族弟后胜为相国,执政齐国。

  后胜贪财,这些年不知道吞进去秦国多少贿赂。

  此次,赵国成倍贿赂于后胜,后胜这才答应出兵。

  桐桐本以为齐国从众,不曾想到,是齐国丞相收赵国大笔财货。

  于是,齐国出兵十万,后胜亲自领兵前来会盟。

  如此一算,五国联纵盟军,已然六十万之众!

  桐桐倒吸一口凉气,秦军也只有七十万。吕不韦、李斯笃定的是五国联盟必各有思量,不能齐心协力。

  可项燕与魏无忌,有殊死一战之心。

  姬丹深知,此乃燕国唯一可救之契机,因而,必浴血而战。

  更遑论赵国,生死在一线,焉能不尽全力。

  只余齐国,若是安排得当,它不进也由不得它。

  所以说,战局乃瞬时万变之局,谁亦无完全胜算之把握。

  而今这六十万挺进,会如何?

  若是只冲函谷关而来,六十万对四十二万,若是再加上函谷关守关兵将十万,此才五十二万。

  五十二万对六十万,胜算在哪?

  秦国为伏兵,熟悉地形,有关隘可防守,再加上以逸待劳,最不济可退之关内,不至于输了。

  但这亦是一场极其艰巨的硬仗。

  若是对方分兵,这六十万又该怎么分呢?

  现在秦国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能伺机而更变,若分兵数目与战力与自家预料相差甚大,那函谷关与阴晋之间必须相互增援。

  此,必然增大秦军伤亡。

  桐桐深吸一口气,听不见秦军战鼓之声,伏击需得蛰伏,静悄悄以待敌军。

  反之,五国会盟之地,五国大纛五种颜色,迎风而展,上书列国国名:赵、魏、燕、楚、齐!

  对应的大纛之下乃五国之鼎,鼎前案几上乃牺牲若干。

  点兵台上,战鼓雷动。

  旷野之上,六十万人马浩浩汤汤,看不到尽头。

  此时,点兵台下,五人并列。

  赵国庞煖,魏国魏无忌,燕国太子姬丹,楚国国柱项燕,齐国丞相后胜。五人着各国铠甲,挎剑而上,一步一步登上了点兵台。

  庞煖建议:“信陵君之能,列国皆知!信陵君伐秦之决心,众人皆可见证。因而,老夫举荐信陵君为五国联纵军纵长。”

  魏无忌连连摆手,预要谦虚推辞。

  项燕却道:“项某以为甚妥!”说完,就看向燕太子姬丹:“殿下以为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