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_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尤其是明朝与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白银开始在整个大明境内逐渐流通,白银在国际贸易中具备高度的通用性,成为跨国交易的主要货币之一,而白银天然比铜钱昂贵的货币特性,也很好地满足了大明国内的大额商品交易需求,这引发了民众对白银的追捧,逐渐使其成为大明市场上的流通货币。

  朱雄英继续道:“未来的大明朝廷也意识到了白银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推动白银货币化,规定了白银与大明宝钞的兑换比例,而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则是直接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便于征收赋税,同时使地方官吏难于贪墨,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

  朱元璋细细听完,顿时眼眸一亮,好办法啊!

  在不久前,思考王朝周期律的时候,朱元璋就苦思冥想过,在未来,如果大明发生了所有王朝都无法避免的大规模土地兼并现象,那么应该如何应对。

  并且,朱元璋也和众臣探讨过这一点。

  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没办法。

  新推行的《鱼鳞册》制度,仅仅是朱元璋给大明的土地制度,打上的一个小小补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又能维持多久,在现在的人看来,都是未知数。

  而从大明往前数上千年的封建王朝更迭,都证明了土地制度的崩坏,是无可避免的。

  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设定了如何完善乃至严苛的土地制度,到了王朝中后期,都会崩坏的不成样子。

  譬如从西魏北周开始推行的均田制,到了隋唐,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制度设计上趋近于完美,可饶是如此,唐朝维持了数十年以后均田制还是逐渐瓦解了,而没有了土地制度作为基础,唐军的战斗力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下滑。

  朱元璋之所以觉得大孙之前预测的未来很有道理,这一点也是重要原因,卫所制是一定会因为土地兼并而逐渐转向募兵制的,赋税制度也同样会因土地兼并制度而崩坏。

  而大孙所言的这个“一条鞭法”,却无疑是给未来的大明,提供了一个在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后的出路,即完全按照土地,而非土地与人口来征税,且收税全用白银。

  同时,这个办法,其实即便不是在大孙预测的未来,也是能用的若是打下了日本,大明有了足够的白银,一样可以搞这个所谓的“白银货币化”和“一条鞭法”!

  朱元璋斟酌了一下语句,将这条改革思路,与身后的众臣一说,王景、董伦、刘三吾等人,沉思过后皆是赞叹不止。

  “圣孙殿下果然有远见,这法子,臣觉得以后定然可行!”

  “不错,用白银当货币,收税也同样收白银,这样哪怕是土地兼并,也是按土地收税,其实地主富户,就算把这些土地诡寄到他人名下,还是得交同样总额的白银。”

  “圣孙殿下洞见万里!此计可行!”

  朱元璋也很是满意,如此一来,不仅以后真的打下来日本,白银流入后怎么用、怎么收税的事情,大孙都给规划好了,而且,应对日后土地兼并,也有了一个相对靠谱的法子。

  如此说来,“给大明续命七十年”的说法,真还不算夸张。

  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问题。

  朱元璋又问道:“那这白银货币化和一条鞭法,既然给大明续命七十年,在现在预测的未来中,大明又为何会灭亡呢?”

  阴阳炁海中过了很久,才传出来了回答。

  “因为朝廷没钱了。”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