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3章 男友(第三更)_重生之投资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晨用两个小时,看了半本的技术文件,最终确定,这个Cerent,在前世应该就是被思科收购掉了,否则两个产品不可能如此雷同。

  思科之所以在网络泡沫顶峰时期成为市值五千亿美元的巨型公司,就是因为在整个路由网关领域的垄断性优势。在顶峰时期,思科占据了市场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本没有任何敌手。

  这其中固然有思科先发优势的作用,但凭借财力,大量购买其他公司的专利和收购潜在竞争对手才是思科能够多年保持霸主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就算是华威,也在思科的阴影下生存了很多年。直到2010年以后,随着思科在亚非拉的衰弱,华威这才算扬眉吐气,在一些细分市场上把思科挑落马下。

  而思科15454,在思科维持霸主地位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款产品直到07年以后,张晨还见到有公司在购买和使用。长达十多年的产品生命周期,在这个技术更新以月为单位的行业实属罕见,可见其设计的前瞻性。

  如果思达康能把这个团队纳入囊中,思科可能仍旧会是老大,但想要过得这么舒服,可就未必了。

  而且,这也能为思达康日后的转型打下基础。

  此前在张晨的影响下,思达康已经定下了“小灵通”+“网络设备”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但在网络设备方面,思达康还需要做很多技术积累,与其这样,不如收购合适的公司以快速完成技术积累这个阶段,尽快实现营收。

  小灵通是一定会盈利的,但怕就怕只有小灵通盈利,到时候整个公司就全都会被这样一项没有潜力的技术绑架,每个人都知道要转型,但就是转不了。

  历史上也是如此,后世有人经常批评思达康一味沉迷小灵通,不提早转型。事实上,早在2000年初,小灵通还没有遍地开花的时候,思达康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对3g技术做出了持续不断的投入。

  但因为小灵通部门占了集团整体应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思达康又是上市企业,为了业绩,只能在创新和维持之间鼠首两端。最后,豪赌3g失败,花光了最后的积蓄,整个公司从云端彻底陨落。

  从步入顶峰到打落云端,仅仅只是两三年的时间。

  所以,网络设备战略必须要成功,而且要尽快盈利,利润占比不能低于整体营收的百分之五十,否则企业运营风险就太大了。

  现在看来,Cerent就是最合适的收购对象。谢丽尔桑德伯格刚刚也汇报过,这几个创始人似乎并没有太强的兴趣把公司做大,反而捞一笔就走的意图有些明显,这样一来,思达康未必不能用两三千万美元的价格把这家公司收入囊中。

  围绕cerent454,可以开发出一系列产品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