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五章 汉家的基础教育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固此,在听闻此事之后,其便是对刘荣行礼言道:“臣待阵亡之将士,谢太子之仁德之心也”。

  刘荣则是呵呵笑道:“当不得丞相如此称赞,此亦非孤的什么仁德,皆是父皇对亡故将士们的体恤之心”。

  将这种收买人心的事都通通推到老爹的头上去,老爹不仅不会生气,更还是会欣然接受。

  …………………………………………………………………………

  南北将军中,光是在吴楚平叛之中,便折损了近两万军卒,自然是不能将这些军卒的子嗣尽皆招到学堂之中。

  只是选出了百名适龄之男童来,更是将其安排到了思贤苑中居住,以及学习。

  派人翻阅过了天禄阁中众多的藏书后,刘荣便是发现,汉时,的确是没有什么适合孩童所读的书。

  即便是没有多少字的鸿范而言,对于几乎一个字也不会写的这些学童而言,都太难了。

  然,刘荣更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太子宫中的经历来,那时由贾谊教导自己与刘德读书认字,刘荣可是没少挨打。

  且刘荣本质上,心智还是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为难,就更别提这些学童了。

  如此一来,刘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是决定了要再来做一次剽窃之事。

  原本还想剽窃一下《三字经》,但三字经中关于汉家之后的事,写的太多,一想到什么融四岁,能让梨这样的话,刘荣还是放弃了。

  若是写出来,别人也看不懂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而接下来刘荣便是想到了另一个古代华夏的启蒙刊物——《千字文》。

  千字文,本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其行文不押韵、也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之时,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然其中,虽也是有些典故,但却提到的多是,周文、周武商汤这样的上古之事。

  将其默背在纸张之上后,刘荣便是将其中,提到汉家后世之文,通通删改。

  刘荣在前世时的童年过得可是异常的苦逼,有个古板的祖父在,在刘荣还只有几岁的时候,便是逼着他,背什么三字经,弟子规。

  在规定的时间,若是背不出来,饭都不允许吃。

  …………………………………………………………………………

  人的记忆力,随着年纪的增长,是会变越来越差的,所在,小时候背诵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最是容易一直记得住的。

  将其书写完之后,刘荣更是有些恶趣味的添加了一些吹捧汉家的“典故”,接着便是找人来润色。

  颜异与汲黯见到此文之时,便是不由自主的念道:“天地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