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大明宰相的位置,老夫很看好你!_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地区进行,看看效果。”

  “如果高速公路的作用十分巨大,那咱们再接再厉,推行到全国地区。”

  “这样损耗的人力物力,都将达到最低。”

  “大明百姓再少,总不能连修建一府之地高速公路的人力,都凑不齐吧。”

  “至于刘大人担心的农事问题,更是大惊小怪。在农事期间,咱们完全可以让百姓先回去种地。”

  “这样既不会耽误农时,也不会影响高速公路的修建,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善长这话完全是取巧了。

  所有人都知道刘伯温说的是正理,天下凋敝,还要筹钱抽人来修建高速公路实在不是良策。

  但是朱元璋现在执意要做,李善长没有办法,只能用这个办法。

  毕竟如果只是在一个府进行试点,不用全国范围的修建高速公路,那么大明的百姓受到影响的就会很少。

  如果再不耽误农时的话,绝对可以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

  李善长此话一出,迎来了很多的附和。

  毕竟修建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这还是大明朝开国以来头一遭。

  即便他们猜测参和高速公路绝对能够大赚一笔,但是结果没出来之前,这种事谁说得准?

  不如按照李善长所说,先拿一府之地来做实验,若是真的收益可观,那后续再继续投入银子。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脸上绽放出笑容,说道:

  “好,不愧是咱的宰相,做事情就是有章法。”

  “此事就先按你说的办。”

  “咱这次要打通应天府和松江府的道路,在两府之间修一条高速公路。”

  “这件事就交给胡惟庸去办,希望你不要让咱失望。”

  胡惟庸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最终落在了自己的头上,顿时大喜过望。

  “臣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刘伯温本来还想再劝,但是见到胡惟庸这副模样,顿时长叹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底下的群臣也是一脸懵逼,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打通松江府的道路?

  要知道应天府周围环绕的府县当中,松江府绝对是最穷的那一个。

  为什么皇上独独选中了松江府?

  满朝文武能明白朱元璋心思的,估计也就只有李善长胡惟庸以及刘伯温三人了。

  接下来,朱元璋又和文武大臣商讨了一下,其他的朝政,随后就宣布退朝。

  下朝之后,胡惟庸就跟在李善长身后,朝着中书省走去。

  “恩师,如今皇上将这种差事交到我的手中,我真是又惊又恐啊。”

  胡惟庸刚刚坐下,就朝李善长诉苦,脸上还装作一副惊恐的神色。

  李善长却是十分淡定,伸手就要从桌子上拿起茶杯,打算先喝口茶再说。

  胡惟庸见状赶忙起身,给李善长倒茶,口中还在不断说道:

  “皇上不知道又在哪见到这个高速公路,非要搞这么一出,实在是让人费解。”

  李善长轻抿一口茶,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