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长沙大学_辛亥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伯,委屈你了。”

  1909年8月19日,湖南成立了第一所,也是全中国第一所理工科占据更重比例的一所学堂,被命名为长沙大学。虽然张学文雄心勃勃,但毕竟这里是湖南。

  而且一个没有官府全力支持的大学,其实就是一个民办大学。

  在中国来说,没有官府支持的民办大学,实力可想而知。本来张学文是非常希望在岳麓书院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成为新的长沙大学。

  可惜湖南官府没有批准。

  因此只能是变成一个民办大学。

  民办,支撑一个学校非常不容易。更何况是一所理工类的大学,需要的资金更是海量。不过比起这些,最难的是教师极其缺乏,学生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

  大学成立之前,接到的报名人数才区区一百七十人。

  现在哪所高等学堂,每一期没有百八十人的。现在是龙璋亲自出来当校长,学生竟然只有区区一百七十人。而且这中间大部分人都选择读文科,当中只有三十来人是要读法律、商科、医学这些科目的。真正想要学习张学文希望的理工类的,反而是少之又少。比老师还少。

  让张学文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呵呵。子清,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我明白。”

  张学文是有一些小失望。

  但这不足以让张学文失去信心。因为对于张学文来说,本来就想过困难的局面。历史上中国辛亥革命之后几十年之内都是这种情况,自己岂能是一两下就改变。

  在现在的国内,读书人最大的座右铭依旧是学而优则仕。

  因此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学习理工。

  “子清,你放心。我已经是通过我的渠道,给不少在欧美的留学生发出了邀请。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就请几个外教,反正只要给钱就不怕没有人。”

  “是。”

  这也是一个办法。

  中国在理工科方面的教师实在太少。如果实在不行,请几个外教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也不需要请什么世界级的教授人物。现在中国的理工大学也不需要这样强大的人物。

  只要能力差不多就可以。

  “不过,子清。你知道吗,这次报名有一个学生是三十三岁。”

  “三十三岁?”

  “恩。还是个秀才出身。”

  “那真是意外。”

  张学文忍不住也是感兴趣。

  这个时候讲究三十而立,三十岁还去上学,实在是不多见。或者说应该是非常少见。三十三岁,还是满清秀才出身。这样的学生过来考长沙大学真是有意思。

  不过这种事情也就是有点小兴趣而已。

  张学文现在忙得很,哪里有空管一个学生考大学的事情。

  “好了,子清。我估计你应该很忙,去忙你的。我也要整理一下,看看学校应该怎么办下去。”

  “是。”

  张学文退出来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