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萧厉授艺(下)_觉醒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节萧厉授艺(下)

  除此之外,八卦掌和心意拳还有些相似。老爷子让萧厉教楚逸心意的根由也在此。

  八卦掌走转就是为了增加横向力,胯横向转动

  心意拳踩鸡步虽然没有横向转动,但是前后调胯,也是为了出横劲儿

  心意拳:“束展一命亡,半步崩拳打天下”,一个束展就是一个开合,开合的内在本质就是体内走一圈内劲循环,这循环之内只要打到人,不管开合皆是让对手瞬间崩溃,半步一出一入也是一内循环,崩拳是可攻可守的打法,出手轻重好掌握,半步任意拳都可以打天下,就算是同样能循环内劲的人肉身,也承受不了这千斤聚于一拳的摧毁力。

  身型的高低变化是心意拳打法的基本特色之一,是“束展”。站直了打,威力大减。而之所以朋友们说站着打很不错,很大程度是我们没意识到事实上我们实打的机会很少,也根本谈不上再去辨别其中打法凶狠程度的差异。

  心意拳拳把很少有平来平去的,它总是含着向前斜上或斜下的劲意,这种“上”“下”不是含蓄的示意,而是要在操练时实实在在地打出来;不是玄妙的暗劲,而是要在身型上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真正做出“塌天”和“翻地”的劲意来。在实战上,不是简单的平击,而是通过鸡步弓牮步等的变化使自身突然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以达到:蓄势--展放,也就是束身展身,“束展”二字,整个人象弹簧压扁突然弹放,或象钢索突然崩断,将对手向前击出的同时,有向上挫飞起来或向下砸顿下去的效果,威力当然不是平击所能比。“虎扑”,“摇闪把”,“挑领”,“虎抱头”,“卷地风”等都有斜上的翻劲,将对手斜上打出,而“鹰捉”“大劈”“斩捶”“一头碎碑”等都有向下的罩劲,将对手斜下打出。比如大劈,大劈往往用在第二动,如第一动先由低身作“挑领”(近则“虎抱头”)长身而起,将敌人打成(或惊成)被掀之势,此时紧接大劈,沉身下势,连肩带背劈下,由上而下,这就不同于人站直时只是用肩平着去靠对方,而含有劈,砸,撞,压,挤种种在内。如果同时管脚的话,那就像契槽里卡着一段木条,你一凿下去,“嘣”,凿子占了它的位置,而木条飞了——对手将被拔根摔出。而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威力,都是由于有身型的束展。

  “束展”不仅威力大,而且在打斗时更有机动变化性,使对手卒不及防。如上之第一动,由下而上,不管打到没打到,它都打破了敌方的防守平衡,“惊势”,而且达到了一个重要的目的:进身占位,这时再施的第二动大劈,就是真正的贴身打法了,所以“近身”哪里来?是过程中打出来的,就像高手

  请收藏:https://m.my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